首页->保护利用->公园发展

公园发展

一个改变我们生活的公园 ——湘西地质公园发展地学旅游助推精准扶贫纪实

来源: 作者:周名猛 2019-07-23 11:11:00 字号:[ ]

 

6月28日,在湘西地质公园燕子垭信息站附近,刘兴文和其他6人一起正在进行道路清扫。55岁的刘兴文是洛塔村人,由于患有内风湿,腿脚显得有些不方便,但是并不影响他从事洛塔区域巡逻保洁队队长的工作。他们的巡逻保洁队有7名队员,其中5名是建档立卡户。巡逻保洁队负责地质公园内公路保洁、森林防火巡查以及道路附近公共厕所、地质信息站等相关设施设备的管护。“我们每月能领到2000元的工资。遇到雨雪天气不能上班,我们还能照顾家里的生产。”刘兴文说:“地质公园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湘西地质公园2710平方千米范围,这里既是湘西州地质遗迹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贫困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是中国典型的“喀斯特贫困区”。据统计,该区域内共有29个乡镇、298个村、9.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湘西自治州国土面积17.5%的湘西地质公园,分布着全州19.5%的贫困村、20.5%的深度贫困村、14%的贫困人口。

随着湘西地质公园的建设发展,像刘兴文一样依赖于地质公园发展的地学旅游产业,通过从事旅游服务业、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等形式,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的人不在少数。据统计,自2017年湘西地质公园设立以来,区域内累计脱贫人数为50439人(其中妇女23428人);预计到2019年底,余下贫困人口17635人(妇女7999人)将全部实现脱贫。

 

“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多种产业筑牢脱贫根基

 

清早,在湘西地质公园区域内的十八洞村村民隆忠奎早早地起床,一番收拾之后便去了办在村里的十八洞山泉水厂上班去了。隆忠奎说:“在水厂上班一个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厂里效益很好,我们的收入也很稳定。”

十八洞村因村子附近的十八个溶洞而得名。独特是地质和生态环境,使得这里的山泉不仅水量丰富,而且水质不错。2018年3月22日,湖南省知名企业步步高集团与该村合作开办了十八洞山泉水厂。山泉水厂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十多个工作岗位,还为十八洞村的集体经济做了创收贡献——水厂每年向十八洞村分红50万元。

2013年11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十八洞村考察,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六年来,十八洞村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由于村子土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有限,村民在30公里外的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了猕猴桃产业。去年,猕猴桃产业为全村136户建档立卡户带来了人均1200元的收入。依托苗寨风情、峡谷溶洞等资源,十八洞村引入合作伙伴投资4000多万元,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蚩尤部落群,发展旅游产业。2018年,来十八洞村的游客达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万元。统计显示,2018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8元,是2013年的7.27倍。

在距离十八洞村3公里远的四新村,这里有著名的寒武系芙蓉统排碧阶“金钉子”剖面。在这颗“金钉子”对面的路边,苗族农民艺术家、有“蜡染匠”之称的石杰忠创办的花垣玛汝题民族工艺有限公司格外引人注目。石杰忠是一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创办了这家以开发苗族蜡染艺术品为主的公司,带领附近群众发展起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产业,他们的蜡染产品不仅俏销于本地和周边的旅游市场,还漂洋过海远销到了美国。2018年,石杰忠通过公司实现利润30万元,还带动了不少群众增收,他个人还被评为湖南省“百名阳光致富带头人”。


 

德夯峡谷上的吉斗寨:“农家乐”富了农家

 

在德夯大峡谷台地上的吉斗寨,这里有著名的天问台和峡谷绝壁景观,是一个深受游客们喜欢的地方。

67岁的“五保户”龙云忠是吉斗寨的“篾匠”,他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有300多年历史的木屋里。在木屋门廊上,挂满了龙云忠手工编制的竹篮、竹筛、竹笊篱、筲箕、背篓等各种各样的竹编制品。龙云忠身体不是很好,他编制的竹制品从来不拿到外面去卖。寨子里经常人来人往,不少游客会光顾龙云忠家,虽然多数游客只看不买,但是他还是很高兴,有些游客则觉得老人生活不易,会挑选几件称心的竹编制品买回家。

“去年,我卖竹制品,得了有6000多元钱,今年到现在也卖出去2000多元东西了。靠着自己的手艺,在公园内出售自己的竹编制品,也能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龙云忠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

同寨的村民施洪高,当兵14年后退伍回家,在自家屋里开办了一个农家乐餐馆,起名叫“军人之家”。平时,施洪高和妻子两人忙活一天,总能招待三五桌客人,到“五一”“十一”等旅游黄金周时,到“军人之家”用餐的人就有十多二十桌,夫妻俩忙不过来,就得在村里请一两个人来帮忙,每人每天开付100元到150元的工资。施洪高开农家乐所需要的原料都是自家的,大米、蔬菜都是自家田地里种出来的,鸡、鸭、猪肉都是自家养的,让游客吃也安全放心一些,同时也为农家乐节省了开支。

施洪高说:“一年下来,农家乐给我们带来的毛收入有8万元左右,这个水平跟在外面打工也差不多。能在家门口挣钱,肯定不会出去打工的。”

50多岁的龙秀成也在寨里开了一家农家乐餐馆,但生意显然没有施洪高家的好,一年收入只有5万多元。尽管如此,但是龙秀成一家的收入却还很可观。村主任龙清胜告诉记者,龙秀成在景区游客中心谋了份工作,一年下来工资收入有4万多元,他们全家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足以让龙秀成一家过上比较优越体面的生活了。 


 

“海枯石未烂”的红石林:社会力量聚力“剿”贫

 

6月26日,天气晴朗,一批游客在湘西地质公园红石林游览观光。游客来到奥陶海底景点时,忽然传来一阵歌声,一个身着土家族服饰的老人向游客们即兴歌唱表演,惹得游客们哈哈大笑。今年68岁的祁清林是红石林核心区域所在的花兰村的村民,他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人。他善于唱山歌,能根据游客的身份、相貌、气质、动作的不同,用土家语或者是汉语做即兴演唱,经常能给游客们带来欢乐,被大家称为“土家歌王”。以前,他在红石林里唱山歌、当向导,挣取游客给的小费。湖南红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红石林后,祁清林被聘为民歌手,公司每月给他发放2500元左右的工资,这让老人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此外,祁清林的儿子、儿媳在自家院里开了农家乐餐馆,光是卖腊肉,他家每年都要杀六头肥猪,而且很快就会脱销。现在祁清林家的收入是以前的十多倍,他的孙子送进城里读幼儿园了。祁清林说:“湘西地质公园让我家摆脱了过去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生活,过上了富余而有奔头的好日子。”

红石林的开发,让附近的花兰、红石林等村的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过去在外打工的老百姓纷纷回乡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他们中有不少人从目不识丁的农民转化为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获得就业、劳务、文化演艺、农家乐、种养殖和农副产品售卖等多种形式的收入,年人均收入从过去不足400元提高到逾万元。

在红石林,运营企业在入口不远处设置了“扶贫集市”——15个摊位供景区附近的村民向游客们出售土特产——蒿菜粑粑、腊肉、干笋、红薯粉条、茶叶、葛根等农副产品,增加村民们的家庭收入。“设置扶贫集市一方面能带动景区附近老百姓能脱贫增收,另一方面也能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为游客了解景区的人文风貌和特产建立了一个新窗口。”红石林景区运营企业管理人员龙洁向记者介绍道:“公司还提供了3间门面,底价或者无偿租给园区附近村民,优先向附近村的建档立卡户出租。”

在距离红石林16公里的河南村,这里有一个青竹山茶业公司。这家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很有名气,他们的288亩茶叶基地被国际公平贸易组织认证为有机生态茶叶基地,茶叶生产标准高。这家企业除了老板瞿继团流转租种的600多亩茶园外,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民”的模式,与6个村建立分贷统还,带动408户建档立卡户致富,助推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

此外,青竹山茶业公司还发展起了茶旅融合产业,经营起了餐饮、住宿、旅游等项目,去年接待来这里观光旅游的游客达3万人次,公司一年经营额超过800万元。为了进一步提高附近农民的收入,青竹山公司给农民提供鸡苗等,让村民们在茶树下面生态饲养土鸡。瞿继团说:“土鸡吃茶树上的虫子,拉出来的粪便给茶树提供有机肥料,土鸡长大后,我们的餐馆高价收购,供游客们食用。”他的餐馆不仅收购村民们饲养的土鸡、黑猪,还收购各种时令蔬菜、干货、腊肉等,千方百计与农民“打成一片”,利益联结,助民增收。


洛塔石林:务工、搬迁、非遗……扶贫花样多

 

洛塔石林核心区域的楠竹石林和溪沟石林都位于楠竹村。这个村有247户、1063人 ,其中有100户、443人为建档立卡户,通过开展各类帮扶,到2018年,楠竹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村里的产业主要是烤烟、百合以及中药材种植,还有猪、牛、羊的养殖。这两年,湘西地质公园建设加快推进,村里的道路由水泥路改造为炒砂路,村里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房前屋后种树植草栽花,路上装上了太阳能路灯,这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好了。”楠竹村地质遗迹保护站站长向世斌告诉记者。

6月28日的下午五点,太阳虽然还没落山,楠竹石林里却已不再闷热了。在“神兵天降”景点前,楠竹村村民邹林、黄生贵、金灵、金平、阳太明5人正抓紧时间铺设游步道。从2018年到目前,他们村里人做了100多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村里人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地质公园里工作,修建游步道、观景台、种植花草等。 “现在每天在公园里种植花草的有十五六个人,他们每天的工资是100元;修游步道、观景台的,每天也有七八个人,每天工资200元。”黄生贵说:“去年,在地质公园做工一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黄生贵是单身,家里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父亲,早年他想外出打工,但父亲需要照顾,他出不去;现在在家门口的地质公园打工,他的收入不比在外打工低。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楠竹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搬迁19户人家,其中14户免费住进了乡镇建起的集中安置区,那里开办有扶贫车间,搬迁到安置区的人可以在扶贫车间上班,挣取稳定的工资收入。根据自身意愿,彭英强和其他4户选择了分散自建房屋安置,湘西自治州政府按照标准给每个家庭搬迁补助——家庭人口每人补助25000元,拆除旧房屋补助10000元,购买宅基地补助20000元。原来住在楠竹石林核心区附近王家寨的彭英强,一家五口,一共得到政府的搬迁补助155000元,在楠竹村2组建起了120多平米的房子,2018年从王家寨搬了下来。搬下山后,政府引导彭英强养殖了22多头黄牛,加上每年种植烟叶、百合等,家庭每年收入也很可观。如今彭英强家通了自来水,办置了冰箱、洗衣机、液晶彩电等家电,他的母亲王金玉说:“以前家里住的的移动木头房,到了冬天四处通风,通寨子的是泥巴路,下雨的时候就走不得,水也没进家门,需要人力去挑。现在搬到这里,方便得很,全家过得很开心。”

在距离楠竹村35公里远的捞车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村子至今保持着土家族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哭嫁、摆手舞、茅古斯、打溜子、咚咚奎、龙舟赛等古老的习俗。这里是著名的惹巴拉风景区。捞车村更是著名的土家织锦之乡,在以前,这里是“家家有织女,户户闻机声”。今年64岁的刘代娥身材娇小,谁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位农村妇女竟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的代表性传承人,是政府认证的“中国民间艺人”。在捞车村,有一家由刘代娥负责的土家织锦传习所,这个传习所主要用于向有意向学习土家织锦的人传授相关技艺。刘代娥的名气很大,有许多外地人都向她定制土家织锦织品,有时候需要赶工,刘代娥就会在村里找一些织锦技艺较好的妇女来帮忙,每天给他们开100元到150元的工资。去年一年,刘代娥织锦收入超过了50万元。

世界地质公园的宗旨之一就是通过地质遗迹的保护利用,推动减贫事业发展。“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将会进一步提高湘西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吸引更大范围的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园所在地的经济收入,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湘西地质公园管理处主任彭华说:“我们将坚持‘开发、保护、创造、共享’的原则,严格按照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标准,在注重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的同时,在精准扶贫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创新,变‘喀斯特贫困’为‘聚宝盆’,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之路,贡献地质公园精准扶贫‘湘西经验’。”


 

责任编辑:湘西州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