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保护利用->公园发展

公园发展

筑牢防灾壁垒 护航美丽家园 ——湘西地质公园防灾减灾工作纪实

来源: 作者:龙 莹 2019-07-23 11:12:00 字号:[ ]

 

这是武陵山腹地一片被大自然所厚爱的土地。

这里山水奇崛秀美,民风淳朴。

德夯大峡谷峰林重叠,绝壁高耸;红石林雄奇瑰丽,记录着沧海桑田;芙蓉镇阶梯瀑布飞流叠下,为千年古镇更增一份磅礴大气……方圆2710平方公里,处处即景,美轮美奂。

这就是湘西地质公园。

这些令人震撼的地质地貌奇观,是镶嵌于武陵山脉的一颗颗明珠,也是湘西蜚声世界的名片。

奇峰竞秀、沟壑纵横让这片土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魅力,但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却也意味着更多的灾害风险。

崩塌、滑坡、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时时威胁着公园内地质遗迹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全面提高公园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2018年以来,湘西地质公园内涉及县市人民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的要求,狠抓汛前排查全覆盖、州县乡村四级值守全覆盖、州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全覆盖、“以村为主”应急演练全覆盖、地质灾害监测巡查全覆盖,推进地质公园灾害综防体系建设,创新群测群防新模式,全方位、无死角,与园区群众一起携手砥砺,筑起了一道防灾减灾、守护家园的铜墙铁壁。

 

打造监测“千里眼”

 

岩溶台地——峡谷地貌是湘西地质公园的主体景观。

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公园园区地质环境脆弱,灾害易发多发频发。据统计,湘西地质公园内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12处,潜在威胁人口7176人、房屋3869间、农田393亩、公路6470米、水渠275米,潜在经济损失25376万元。

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只能通过防灾减灾措施尽力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为此,湘西地质公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灾害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所有灾害隐患全面落实巡查监测预警预报制度,逐级逐点落实监测责任主体和监测责任人,确保能及时向群众发布灾害预警信号。

2018年以来,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引进先进技术,采购专业设备,安装全州地质灾害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园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在线实时监控,及时监测重大险情,为公园地灾防治装上了“千里眼”,切实提高地质灾害科学监测能力。

与此同时,各隐患点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监测责任人对园区内各类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重点防范区域、旅游景区、交通干线和学校、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开展不定期排查和巡查,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流域内水库、堤防及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着力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旅游风景区等重点部位和“清明”“五一”“国庆”等重要时段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积极推动日常巡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在洛塔、芙蓉镇、红石林、十八洞、吕洞山、矮寨、天星山七大区域,分别成立专门的巡护队伍。

对于洪涝灾害,猛洞河沿岸的群众记忆犹新。多年前,猛洞河河流两岸水土流失严重,一年一次洪灾,房屋、良田被冲毁,庄稼颗粒无收。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雨季,老百姓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实施退耕还林后,猛洞河沿岸生态脆弱区域得到有效修复。为保护好退耕还林成果,两岔乡从高家坝水库一带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长年聘请专职护林员巡山管护,守护了绿水青山。

2018年10月21日凌晨,受降雨影响,矮寨镇大兴社区X036线路段山体发生小规模滑坡。11月23日,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245队现场勘查人员发现场地变形趋势明显,将该情况向有关部门紧急汇报,并在发生滑坡区域布下16个监测点。

由于多个监测点变形趋势超过预警值,工作人员判断,该区域随时可能再次发生滑坡,于是再提交预警报告,并建议封路。12月7日上午,滑坡区域全面封路。当天下午,滑坡区域山体出现较大规模滑坡,超过5000立方的土石从60多米高的山体滚落下来。此次地质灾害预警及时,处置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州高度重视地质公园区域内群众的安居乐业,各级领导经常现场指导他们防灾避险。图为春汛期间,副州长李平(左四)正在观摩村民自发开展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织密全民“防灾网”

 

6月5日上午11点,一阵阵锣声响彻在吕洞村格重组上空。

听到锣声,年迈的村民拄着拐杖,年轻的村民护好儿童,大家还用担架抬着行动不便的群众,在村干部和民兵的组织下,按照撤退路线指示牌有序撤离滑坡点,转移至安置点。

这是州地质公园管理处、保靖县自然资源局联合举行的吕洞村汛期灾害逃生演练的一幕。

吕洞村格重组村民居住地大部分为片砂岩,地质结构松散且不稳定,极易造成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21户81人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演练以吕洞山镇内发生强降雨,吕洞村格重组河水急剧上涨,地灾点裂缝有扩大迹象为背景,着重演练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后预案启动、预警发布、秩序维护、疏散转移、意外情况处置等工作。

当前正值汛期,这样的演练不仅在吕洞村举行,在洗车河镇三个堡村、双龙镇马鞍村等遭受地质灾威胁的各村,纷纷“以村为主”开展地质灾害及防汛应急演练,提高群众的避灾抢险意识和村主干部应急处理能力。

过去的应急演练都是由政府干部组织演,现在村民自发组织、自己策划、亲身经历,更加深刻地懂得为什么要进行应急演练、如何有效避险、如何有效防治灾害,村民防灾观念发生转变,由过去 “要我避险”变成现在 “我要避险”。

转移到安置点后,吕洞村村民龙家保就感慨:“我们住在地质灾害点确实需要这样的演练,万一真的发生险情了,我们才晓得怎么跑安全。”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完善的预防体系、科学的应对举措,能有效降低灾害的破坏力。近年来,湘西地质公园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灾害防治共同责任机制。

政府建立健全灾害管控机制,把灾害防治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湘西地质公园与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林业、气象、交通运输、住建、水利等单位建立伙伴关系,密切合作、共享资源,做好相关领域的灾害防治工作。

依托州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等专业技术队伍,加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指导能力建设,开展应急救援技术指导工作。形成了当地居民为主的防汛巡查队,以民兵为主的应急救援队,以武警和部队为主的专业抢险队,并逐一落实了各类水库、山洪灾害隐患点等防守力量。

为增强社会公众自我保护、主动参与意识,湘西地质公园强化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培训,推进灾害防治法规规章和防治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厂矿、进学校、进社区,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灾害防治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和参与灾害防治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2018年,湘西地质公园内组织开展灾害应急演练41次,参与演练人员6700余人;组织开展“红背包行动”等宣传培训79次超过2万人参与,全面提升地质公园内人民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我背您老——地灾避险演练中,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第一已经深入人心 


 

群众正在有序撤离。“以村为主”的地质灾害应险演练成为了湘西地质公园范围内群众紧急避险的“新常态”。

 

 

筑牢防灾“生命工程”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村看望贫困群众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五周年来到之际,我们村支两委携全村村民,向贵单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贵单位克服种种困难,开展项目地质勘探,治理十八洞村地质灾害隐患点……”2018年11月中旬,州地灾防治技术指导中心挂牌单位湖南省地勘局405队收到一封来自十八洞村的感谢信。

一封小小的感谢信,一段朴实的话语,体现着乡亲们对该村地灾防治工作的高度认可。

十八洞村位于大山深处,属高山岩溶地区。2018年汛期巡排查过程中,405队发现该村地质灾害隐患点26处,最终确定需应急处置的9个地质灾害重大治理项目。

2018年8月25日开始,405队对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广场不稳定斜坡、梨子寨展览馆滑坡地灾隐患进行连续40天不间断施工,工程获得村民肯定。

矮寨镇大兴社区出现山体发生滑坡后,今年2月,245队启动大兴社区滑坡地质灾害边坡治理,总投资近1000万元,治理面积3698.48平方米。6月14日,夏日炎炎,治理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对滑坡面进行喷浆,技术施工员甘露雨说:“今年下雨天较多,我们正抢抓这几天晴好天气加紧施工,争取7月底完工,让周边村民安心。”

近年来,湘西地质公园按照《湖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2015-2020年)》和工作部署,加强对地质公园内已完成的集镇地质灾害勘查、中小学校地质灾害补充调查及2018年地质灾害变更调查成果的运用,全面推进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搬迁避让项目,切实做好地质公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部门按职责定期检查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段,发现危岩、崩滑体及塌陷坑等及时进行防治。

45岁的刘胜文是永顺县芙蓉镇列夕村曾家湾组村民,2018年11月,他和乡亲们热热闹闹乔迁新居,来到了列夕村大水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家人住进了150平方米的新房子。

曾家湾组因为土壤松动、坡度陡,多年来,村民一直受到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威胁,2005年这里还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山体滑坡。这些年,家庭条件好的村民,陆续离开曾家湾,在别处定居。

“以前下大雨天,半夜三更镇村干部都会把我们叫起来,组织大家转移到安全地方。”这几年,看着自家坪场外的泥土已经下沉了半人高,刘胜文就更担心了,“每年一到端午,只要下大雨我就不安心,我们住在几百米的高坎上,一旦滑坡,后果想都不敢想。”
     2017年9月,大水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启动,安置点占地面积17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2018年项目完工,曾家湾整组搬迁至大水田组,共搬迁农户18户65人,让村民彻底远离了危险。“今年虽然下雨天很多,但在大水田这里,我每晚都能睡安稳觉。”刘胜文一脸笑意。
   自然灾害直接关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2018年以来,全州各级财政投入工程治理资金3810万元,治理了16处地灾隐患点,投入资金2252万元,搬迁地灾隐患点群众563户脱离险区,其中湘西地质公园投入工程治理资金2180万元,治理了13处地灾隐患点,投入资金373万元,搬迁地灾隐患点群众85户脱离险区。一个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一个个搬迁避让项目的顺利完工,为湘西地质公园内受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筑牢了“生命工程”。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减少灾害风险,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湘西地质公园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

“绝不能因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在这一底线的鞭策下,州政府和湘西地质公园防灾减灾人不断坚守,谱写了防灾减灾新篇章。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湘西州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