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公告
来源: 作者: 2025-01-14 07:48:24 字号:[ 大 中 小 ]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工作组织管理情况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面积2710km²,由矮寨、十八洞、芙蓉镇、洛塔等七个园区组成。公园由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和七县市地质公园管理处(局)等机构统一管理,其中,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为科普业务主管机构,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科普工作主阵地。
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设有科普宣传股室,相关业务由1名副主任分管,1名负责人具体负责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各项科普宣传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及日常公众号、网站运营等工作。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设有展陈宣教股室,共6名工作人员,其中讲解员4名,负责博物馆的日常讲解工作,科普宣传负责人2名,负责各项科普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以及馆内展陈资源更新、维护和日常公众号运营等。七县市地质公园管理处(局)均设有1名主任和至少1名科普专干负责科普工作。
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制定了《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志愿者管理办法》,对科普志愿者的招募与选拔、组织与管理、服务内容与方式、激励和表彰、纪律等内容作了相关规定,每年制定年度科普宣传工作计划,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二)本年度向公众提供基础科普服务工作情况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作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主阵地,科普场所面积为2700平方米,2024年对外开放天数或服务公众天数达270天,服务公众人次达126000人次。本年度更新了讲解设备、安装双语智能语音二维码,科普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本年度开展科普活动情况。
1.在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科普研学、社会实践、发放资源包等)情况:活动数量11个,参与人数49820人。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直以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窗口,面向全国公众、中小学生提供科普服务,2024年度相关管理机构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暑假、中秋节、国庆节、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普日等节假日、主题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趣味科普宣教活动,让参与的观众既能认识自然,注重地质遗迹保护,又了解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是青少年探秘地质奇迹、解读民族文化密码的重要宝地。
2.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等“走出去”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46个,参与人数20635人。
2024年度,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积极开展“科普六进”活动,共计46次,参与人数达数万计。一是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开展“科普六进”活动4次。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湘西州2024年社科普及活动周分别走进永顺县第二中学、永顺县芙蓉镇芙蓉学校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探索“博物馆+教育”模式,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地质科学的兴趣,参与人数6500人次;在龙山洛塔、保靖吕洞山宣传森林防火及禁毒法律法规知识,构建森林防火格局和增强禁毒意识,参与人数150人次。二是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七县市地质公园管理处(局)开展“科普六进”活动42次。利用2.2“世界湿地日”、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0.13“国际减灾日”、12月11日“国际山岳日”等节庆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展板、科普讲座、知识竞答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生态、人文等知识。
(四)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情况:活动数量6个;参与人数11695人。
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七县市地质公园管理处(局)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其中湘西州地质公园管理处联合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永顺县科协举办了“青少年地质科普宣讲进博物馆”的活动,参与人数100人;花垣县地质公园管理处、保靖县地质公园管理处分别走进花垣县双龙镇排碧九年一贯制学校、迁陵镇龙溪学校开展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向青少年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普及地质科普知识,参与人数95人;吉首市地质公园管理处、永顺县地质公园管理处、湖南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服务局分别在吉首市乾州古城、永顺县湘潭文化休闲广场、龙山县华塘街道湘鄂情广场等地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生物生态、地质科普等知识,参与人数11500人。
2.其他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情况
元旦:“新年印记·趣味地博”,参与人数800人;
春节:“甲辰盛世·迎福纳祥瑞”,参与人数4500人;
元宵:“湘西地博闹元宵-探地球亿万年时光之旅”,参与人数800人;
五一:“五一假期玩转地博”,参与人数2300人;
六一:“童梦时光·欢乐同享”,参与人数800人;
端午:“粽情端午·艾草飘香”,参与人数700人;
中秋:“月在地博·共度佳节”,参与人数900人;
国庆:“庆华诞颂华章”,参与人数8000人;
“世界湿地日科普进社区”活动,参与人数800人;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科普进社区”活动,参与人数900人;
“世界水日”科普活动2个,参与人数380人;
“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参与人数500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活动3个,参与人数3600人;
“世界环境日”科普活动,参与人数900人;
“世界原住民日”科普活动3个,参与人数2600人;
“国际减灾日”科普活动,参与人数200人;
“国际山岳日”科普活动,参与人数80人;
“自然邻居·我们身边的野生动植物”主题科普展览活动,参与人数30000人;
(五)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等情况。
1.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预约链接:
http://www.xxzsjdzgy.com/#/list
2.自主运营的新媒体平台情况: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官方网站):http://xiangxigeopark.cn/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微信公众号)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抖音)
3.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数量和总阅读量: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平台向公众及时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活动信息等情况,2024年度发布信息数量为79条,阅读量为35418人次。
(六)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邀请专家、学者等科技工作者到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开展科普服务21次,服务人数达到近30000人。
(七)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年度科普工作经费投入:79.3万。
专、兼职科普人员数量:专职科普人员19人,兼职科普人员44人。
二、特色工作
- 圆满完成庆祝世界地质公园成立20周年系列科普活动。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成立20周年,湘西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内45家地质公园举办了系列科普宣传活动,作为分会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还在线下圆满举办了“庆祝世界地质公园成立20周年庆祝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立20周年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暨4.22‘世界地球日’、第五届亚太地质公园周之‘友好姊妹公园互展互动’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了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专题图片展、合作伙伴产品展示、科普知识竞赛、健康义诊进社区、摄影采风、野生动植物保护展、线上答题赢大奖等子活动,活动效果反响热烈,进一步擦亮了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金字招牌。
- 推广湘西科普研学线路,提供湘西方案。公园与全国40多家地质公园联合举办了“园长带你逛地质公园”科普研学路线推广会,宣传推介了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典型地质遗迹资源、特色地质研学旅行产品等,为各地研学活动提供了湘西方案。
(三)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模式,推动湘西地质文化与教育深度融合。5月18日开展“移动博物馆”进校园暨馆校合作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和服务实现优势互补,助力“双减”,打造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湘西科教品牌。
(四)不断提升科普能力,打造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特色科普产品。围绕寒武纪“金钉子”、奥陶纪红石林、志留纪王冠虫,持续推出“科普云课堂”微信公众号推文第5-7期,将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以及博物馆优秀馆藏藏品以科普视频的形式走入大众视野,让大众进一步了解远古时期生物形态、地质地貌,认识亿万年前的湘西;更新讲解设备、安装双语智能语音二维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姊妹公园纪念品、展厅展板持续更新,让观众及时了解到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最新动态。
三、问题不足
(一)资金来源有限。目前,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管理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尚未有效建立,资金总量不足限制了科普设施的更新维护、科普活动的开展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科普专业人才短缺。地质科学科普工作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现有科普人员的培训机会较少,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难以适应现代科普工作发展的需求。
四、工作建议
(一)加强全国科普基地之间的交流学习,实现优质科普人才共享互助。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旨在向大众宣传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发挥全国科普基地的传帮带作用。应加强全国科普基地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针对不同行业类别开展相应的科普培训课程,建立各行业类别的国家优质科普人才库,以便全国教育基地能够针对性学习或者与优质科普人才达成合作,为本基地的科普工作贡献力量。
(二)加大科普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请求在年度预算中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设立专项资金,并逐年适度增长,以确保科普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建议对表现优异的科普教育基地给予奖励性补贴,激励各基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附件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2710平方公里,在其内,不仅有两处世界级地质遗迹——古丈阶、排碧阶“金钉子”,还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奥陶纪红色碳酸盐岩石林和蔚为壮观的台地峡谷景观,是湘西州地学科普的重要场所。
目前,公园已形成以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核心,“金钉子”展陈馆、十八洞村展览馆、洛塔精神陈列馆、惹巴拉民俗馆为辅的展教场所游览线路,三百余件矿物、化石、文化标本和仿真模型让公园成为亲子游、研学游的首选之地。
作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对外科普“窗口”,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设立于2019年7月,2020年4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永顺县芙蓉镇,博物馆占地3508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4876平方米,馆内布展面积2700平方米,分为序厅、金钉子厅、红石林厅、台地峡谷厅、矿产资源厅、生物生态厅、历史人文厅、社会发展厅等8个展厅,还有一个3D科普影院及学术报告厅。
全馆整体布展以展示湘西四大特色为主,即全球寒武系标准层型剖面——“金钉子”、全球规模最大的红色碳酸盐岩石林、蔚为壮观的切割高原型岩溶台地峡谷群和地质生态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博物馆收集展出各类岩石矿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等,通过声、光、电等设备,全方位、立体化介绍湘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特点,多角度展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景观、民族人文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建设发展成效,是集收藏、展览、研究、研学、公共教育、民族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博物馆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地质教育资源丰富,长期以来面向广大青少年群体开展地质科普宣传、地质研学、地球日宣传、生物多样性宣传及湘西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等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湘西州地质科普和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青少年探秘湘西地质奇观,感受湘西地质历史演变和湘西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先后荣获“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研学旅游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湖南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少年绿色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等称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